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1日,记者从河南博物院获悉,河南博物院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在韩国首尔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2015年度中韩人文交流合作项目“古代音乐与宫廷音乐”贡献力量。 2013年以来,河南博物院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在音乐考古研究、传统音乐传承保护、传统音乐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并且圆满完成了“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2014年的项目。此次签署协议后,河南博物院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将就音乐考古研...
11月16日,由埃及文化部、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六届埃及国际心灵音乐与歌唱艺术节在埃及开罗萨拉丁古城堡开幕。本次艺术节邀请了来自埃及、中国、俄罗斯、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12个国家的宗教乐团参加,吸引了2000余名观众前往观看。中国是本次艺术节的主宾国,受中国文化部、江西省政府组派,来自江西省鹰潭市的江西道教音乐团参加了艺术节演出。 开幕式上,江西道教音乐团为本次艺术节专...
音乐节现场 音乐节现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台海两岸文化交流,进一步宣传与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北京文博交流馆承办的第四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于9月14日-16日在北京智化寺和台湾会馆内举行。 本届音乐文化节在前三届音乐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丰富了活动内容,创新了音乐的展现形式,由原来的̶...
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咏叹调《飞吧,让理想乘上金色的翅膀》手稿9月15日,“创建真实:人类情感大师威尔第”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将于9月17日至11月15日对公众开放。 展览采用3D影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据展览主办方之一的意大利里科迪音乐出版社档案馆副馆长莱达介绍,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是威尔第享誉世界的咏叹调《飞吧,让理想乘上金色的翅膀》的谱曲...
唐玄宗是一个极富才华而又多才多艺的风流君王。他擅长音乐舞蹈,能自己谱曲演唱,还能参加表演。“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六幺”曲名,就是玄宗在吸收西域乐曲精华后亲自指导编唱创造出来的。据记载,当时长安的乐舞盛...
魏文侯(前446―前396年),名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北灭中山国(今河北西部平山、灵寿一带),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西河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
齐宣王(前350年-公元前301年),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前319年―前301年在位。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 齐宣...
周公旦(公元前十一世纪)名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他的采邑在周,故称为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音乐家,被尊为“元圣”。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故由周公旦摄政当国。他曾平定管叔、蔡叔和霍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所成的“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洛邑,制礼作乐,制定典章制度,最后还政成王,对...
周文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名姬昌。商末时,文王为西伯,是西方诸侯之长,而周人后谥其为周文王。他在位 50 年,以岐山为根据地,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并倚仗姜子牙的治国方略,为灭商兴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文王本人亦为琴家,上古之琴,本为五弦,而至周时,文王、武王复加二弦,以合君臣之德。并且,文王还作有琴曲作品《古风操》、《...
庄子(约公元前 369 年—公元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是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把道家学说又称为“老庄学说”。 庄子本人亦为琴家,他曾作琴曲《秋水》,写意自然的浩瀚,非常人所能想象。后来其曲的部分章节又被后人提出,而成为《神化引》、《龙翔操...
墨子(约公元前 476 年 -- 公元前 390 年)名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常为善事。 墨子本人亦为琴家。名曲《墨子悲丝》即墨子所作。墨子出行,见到洁净的素丝被人们染成黄、黑等色,触其景而感叹,人性本洁,然为世道所染,于是作琴曲《墨子悲丝》。
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 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仁义理智信”为人生原则,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育人,并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提倡以雅乐完善人格。孔夫子有弟子三千,门下...
嵇康(公元 224 年 — 公元 262 年)字叔夜,是曹魏时期的大琴家, 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好老庄之学。他的琴和学问在当时都非常有名。他本是魏国皇亲,又做过中散大夫。但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不与掌权的司马氏合作,则为人所忌。后来,嵇康被司马氏借故处斩。临刑之时,嵇康仍最后索琴弹奏了《广陵散》,可见其对琴文化的热爱。其临刑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阮籍(公元 210 年 — 公元 263 年)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陈留尉氏(属今河南开封)人,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庄之学,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文学艺术才能超群。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回归自然,常托兴于诗酒,表达对时政的不满。 阮籍善能于琴,曾作琴曲《酒狂》, 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
蔡文姬(公元 177 年 — ?)名琰,字文姬,是大琴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在其父蔡邕的影响下,成为琴学妙手。后在战乱中,她被虏至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居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遣使迎回,续修《后汉书》。名曲《胡笳十八拍》即蔡文姬所作,表达她的思乡之情。所谓“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作为琴文化史上著名的女琴家,蔡文姬对琴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